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时事聚焦

厦门集美中学:挖掘本土资源开展劳动教育

所属分类:时事聚焦    发布时间: 2021-11-11    作者:
  分享到:   
二维码分享

中国教育报-中国教育新闻网讯(记者 熊杰)走进学校周边社区,体验挖海蛎仁,动手制作厦门特色“海蛎饼”和“海蛎炸”,近日,厦门集美中学“新疆内高班”高二的学生走进学校周边社区,深入本土居民家中,学习挖海蛎仁,做海蛎美食,这是集美中学利用本土资源,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一个典型场景。

学生跟着徐春绸学着剥开海蛎壳,挖出海蛎仁。 中国教育报-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熊杰 摄

近年来,集美中学在抓劳动教育的过程中,注重充分发掘和利用本土资源,让学生学会劳动技能,同时,还让学生体验本土文化。

这两天,虽已入秋,但厦门的天气依旧有些炎热,这正是吃海蛎的好时节。周末,集美中学“新疆内高班”高二学生兴致勃勃的来到集美大社徐春绸家里,体验本地劳动。徐春绸手把手的教学生们剥开海蛎壳,挖出海蛎仁,并和大家一起切菜,拌上红薯粉,还在油锅里炸出“海蛎炸”。

学生跟着徐春绸学着剥开海蛎壳,挖出海蛎仁。 中国教育报-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熊杰 摄

集美大社是*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的出生地。徐春绸介绍,“海蛎饼”在本地俗称“匙仔炸”,是传统居家美食,深受当地人喜爱。

“我们在家里只会包饺子,来这里学会做海蛎饼和海蛎炸,体验太神奇了,味道不一般。”高二(5)班学生艾孜海尔说。他介绍,自己是新疆喀什人,能到厦门本地居民家中,体验地道的本地劳动,有别样的感悟。

学生学做“海蛎炸”的配菜。 中国教育报-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熊杰 摄

集美中学思政课教师蒋红蓉介绍,徐春绸是本地人,从小生活在海边,让她来当老师,一方面能增加劳动教育的趣味性,另一方面,也能让学生体验厦门本土的风俗人情、爱上传统文化。


学生在厨房体验炸“海蛎饼”。中国教育报-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熊杰 摄

本文转载自中国教育新闻网,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观点,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,如有对您造成影响,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!

Copyright ©2020陕西安睿信泰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  备案号:陕ICP备20000979号-1   网站地图 Rss Xml   技术支持:万家灯火